揭秘“轻。管理”
揭秘:黎院士所说的“轻。管理”
“轻松的心态,轻快的节奏,轻便的工作:一切从轻出发,一切回归至轻。”这个就是黎院士口中常说的“轻。管理”哲学的核心。
但是,这段玄之又玄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轻。管理”究竟是什么意思?跟我们的这些做模具、注塑、冲压、铸造、机加工及组装生产等工业行业又有什么关系?为了解答各位心中的疑问,小编特意邀请了黎院士本人就“轻。管理”哲学为话题进行一次深入采访,对“轻。管理”有兴趣的朋友千万别错过这次的采访。
小编:黎院士你好,感谢你接受这次的采访。
黎院士:编辑你好,我也很荣幸接受这次的采访,为大家解答一些关于“轻。管理”哲学的问题。
小编:那好,咱们就事不宜迟。黎院士其实为什么会提出“轻。管理”这个概念,其实什么是“轻。管理”?
黎院士:其实要解释什么叫“轻。管理”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它的相反方向,也就是“重管理”。重管理简单来说就是花大力气做事情,其中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大量的时间,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公司的管理流程在不断地增加,同时管理成本与品质成本也在不断增重,越来越高,甚至是原来的一倍以上。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原因大致分为三个:1、客户的投诉;2、管理者的变更;3、管理顾问加入管理,这三种情况都会增加公司内部的管理流程。例如:公司在每次接到客户投诉后就会增加一些流程和报表来防止下次客户投诉同样的问题,长久下去就会越发增加公司内部的一些流程。
小编:那么管理者变更和邀请管理顾问参与公司管理不也是好事情么?为什么会增加公司的流程呢?
黎院士:公司的管理者变更会把其他地方的一些管理上经验带过来其实是好事情,但是同时也会把一些他们个人之前用的管理流程和做法带到现在的管理架构和流程上,旧的流程不变,不断增加新的流程,而增加新的流程却没有融入管理瘦身的概念,长期下去就管理流程就不断增加,管理架构就越来越臃肿,管理成本就越来越高了。管理顾问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担任某公司的顾问的时候曾经把一家公司的所有报表拿回来进行分析,发现三到四成的报表存在过时、没人看、没用和重复的现象。
我所提倡的“轻。管理”是要减少企业管理上不必要重复的流程,进行管理瘦身。“轻。管理”对比其他管理哲学更注重实用性,有关注性及即时性的问题,去掉无绩效的管理流程,减少管理成本,不做无用功。
“轻。管理”在流程上面考虑的是付出最少,收获最多,快速见效。我们做的方案并非是一个完美无瑕的方案,而是做效益最大化的方案,以处理核心问题为首任。毕竟我们人也不是完美的。
小编:刚才咱们聊到关于管理者或者管理顾问是说他们的一些做法会为企业增加管理流程,那是不是说是那些管理者或者管理顾问水平有限?
黎院士:并不能这样说,毕竟管理者的水平有高有低。粤语有句话叫“新官上任三把火”,其实为的就是做一点成绩,争取表现。在推行管理中增加流程和报表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删除管理流程会有可能激发潜在问题,出了问题还是要自己来承担责任。为了规避风险,一般不会减省管理流程。
小编:既然知道了“轻。管理”就是为企业流程做减法,那么具体要怎样做减法来为企业做管理瘦身?我想这个是大家最像知道的问题。
黎院士:其实这个也并不好说,毕竟每家企业的情况都不一样,问题不容易具体分析。不过在这里我还是可以提供一些思路给大家。
根据八二定律和效益理念,完美无瑕是不可能的,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退一步来说,即使我们有一套完美无瑕的方案,我们是否就拥有执行这个方案的执行力?人毕竟是有惰性的,简单易于执行,并且改进效果大的方案相对于完美无瑕的方案更符合时代的需求。
小编:这就像之前黎院士说的“佛山无影脚”哲学中“猛”的概念,做一个简单的推动式管理机制,在无形之中把事情按照预期效果那样推行?
黎院士:对,“佛山无影脚”中的“猛”就是一种简单易于执行又有明显效果的一种方案。其实“佛山无影脚”和“轻。管理”两种哲学合并就是阶梯式渐进管理。举个简单的例子:机台损坏停产,维修人员不能在指定时间(如损坏发生后半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维修和损坏评估,自动通知维修部长,若维修部长在规定时间内(如损坏发生后1小时内)没有修好,就自动通知生管和生产部,若损坏发生后2小时事情还没得到及时处理则自动通知副总,发生问题4小时候没有解决就自动通知总经理和老板。
这就符合“佛山无影脚”和“轻。管理”合并的其中的核心之一就是,当有事情发生的时候,事情发生但是还没到需要你出手的时候,你没必要理。
小编:其实说了这么多关于现代管理的哲学问题,我其实挺好奇,黎院士眼中的现代管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黎院士:其实我们说这么多的管理哲学很多都是纸上谈兵,如果让哲学落地,真真切切地帮助到各企业才是最重要的。各企业管理者都明白人、机、物、法的重要性,不论新旧管理哲学都是为了提升人的管理素质和水平;对于机台管理大部分管理者会忽略不重视,直接跳到物料管理,ERP库存管理应运而生。回头一看,各企业对于人、物、法都有相应的管理,唯独对机台没有相应的管理。在工业4.0中,机台管理恰好是重要的一环,也是我国企业最缺的一环。
但是咱们有了新哲学后又会想到一个新问题,如果要把哲学推行到自己的公司,那岂不是要请一个管理界的高手高手高高手来进行管理?高手请回来就意味着增加管理成本,这样就跟我们的“轻。管理”理念矛盾了。
幸好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可以寻求一些符合自身需求的管理工具来帮助管理。目前比较火的系统就应该是MES制造执行管理系统。坊间其实已经出现了各个行业的制造执行管理系统,如模具制造执行管理系统、注塑及冲压制造执行管理系统、组装生产制造执行管理系统等等,把现代科技与现代管理哲学糅合一起,让管理哲学真真切切落实到企业管理上。
当然,随着我们选择的增多,作为需求方的我们也是可以提出要求的。像我之前在“佛山无影脚”中提出的“快”,也就是我们管理上说的QRM快速反应管理的核心是快速获得的真实可信可靠的信息。现在有一种管理工具能够直接在机台里第一时间获得正常或者异常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然后执行相对应的解决方案,我们叫机联动管理方案。我个人认为这种方案值得优先考虑。
小编:我知道黎院士之前参加研讨会的现场十分火爆的。不知道黎院士在提出“轻。管理”和“佛山无影脚”的哲学理念后,还会不会有新的管理哲学与大家分享?
黎院士:首先先谢谢各位捧场。新大作不敢说,但是我最近在想,有好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是不是就足够呢?按照人、机、物、法的思维,人是放在首位的,毕竟人是万物之灵。其实在我们中国一直有很多管理哲学,也有很多有心之人希望从中抛丝剥茧,用最浅显易懂的话让大家懂得其中的管理哲学,古为今用,如《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易经》与现代管理等等。我最近翻看《西游记》的时候突然想通一套更适合现代用人的哲学“西游记的现代管理西经”,下次有机会跟大家分享。
小编:又有新哲学,相信大家都会非常期待的。由于时间有限,本次访谈到此结束,再次感谢黎院士参加本次采访。
编后语
由于时间问题,本次采访可能有一些大家关心却又没有提及的问题,在文末填写留言,小编会在第一时间整理问题内容给黎院士,让黎院士为各位一一解答疑问。
黎展朋先生,香港工业专业评审局(模具制造业界)副院士,激励导师,管理心理学专家,模具制造业管理一体化理念的先驱。拥有35年生产管理经验的黎院士,是模具制造企业系统化及现场管理顾问,统领过500多人的品管部,是品质管理专家与KPI绩效奖励管理的专家,提出“轻。管理”、“现代管理的佛山无影脚”以及“西游记的管理西经”等多个管理哲学理念,深受业界同仁认可。
2000年,黎院士创办香港冠理科技公司,主导研发MMS模具制造执行管理系统、J-MES机加工执行管理系统、MES注塑及冲压执行管理系统及MES组装生产线执行管理系统,至今已成功为200多加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案,协助企业整理规划企业生产流程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与部署,真正达到浪费变利润的效果。
被邀请出席近百场研讨会的黎展朋副院士的管理理念受到业界同行的认可和追捧,2012年由黎展朋先生开办的【模具管理实战及管理心理学综合课程】也获得业界人士的一致好评。